技术促发展 创新夺未来 蒙牛集团引领HMO产业核心
据国家卫健委消息,近期又有一批“三新食品”通过官方审批,正式在市场应用。其中,由蒙牛集团自主研发的两种HMO:2FL(2-岩藻糖基乳糖)、LNnT(乳糖-N-新四糖)均在名单之内,成为国内唯一获批的企业,在营养强化剂领域引领乳业未来,取得发展先机。此前,飞鹤、君乐宝等其他国内知名奶粉品牌也宣布入局HMO,并展现了自身科研成果,但截至目前仍未出现除蒙牛外其他品牌HMO产品得到官方批准的消息。
HMOs,奶粉品质升级“芯片”
HMOs,即母乳低聚糖,是母乳中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三大固体成分,具有调节免疫、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,尤其在改善婴幼儿健康和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由于婴配奶粉主要是用牛羊乳为原料制成,而牛羊乳中HMOs的含量非常少,所以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添加HMOs更贴合母乳营养,更能呵护宝宝健康成长。
《母乳低聚糖(HMOs)的科学共识》提到,临床研究表明,添加HMOs能够提高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比例,降低大肠杆菌、消化链球菌和产毒艰难梭菌的比例,摄入含有HMOs的食品的婴幼儿的肠道菌群构成与母乳喂养更为相似;同时,摄入HMOs还具有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患病率,减少退烧药和抗生素药物使用以及肠道疾病发生的作用。
此外,在相关食品中添加HMOs,除了有利于改善婴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,还对其他人群的健康有益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,补充HMOs 可以改善成人肠易激综合征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。
从安全性上来讲,HMOs已在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,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食品中。其生产方式主要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主,发酵法生产的HMOs与母乳中天然存在的HMOs在结构上完全一致,相关临床人群实验和动物毒理实验以及多年使用历史均证实HMOs是安全的。
在国外,HMOs的发展已较为成熟。一直以来,HMOs产业化技术被欧美巨头抓在手中,国内上游供应端以进口为主,成为中国乳企精准营养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如何掌握自己的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,是所有中国乳企的共同发力点。
国内关于HMOs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,但出于对其的需求与呼唤,国内乳企正在迈入“快车道”。
HMOs之于奶粉,就如同芯片之于手机。从源头打造HMO,掌握核心技术,是国内乳企奶粉品质升级的关键。
国内乳企,谁在领跑?
从研究HMOs领域的时间上看,抢占先机的中国乳企是蒙牛。
早在2016年,蒙牛就联合美国UC DAVIS、北大医学部、中科院化学所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,针对中国母乳中HMOs构成开展相关队列研究,比较中外母乳差异,解析中国母乳HMOs组成特征。
比时间积累更重要的是产业化进展,因为要想抢占未来庞大的HMO相应市场,越早实现产业规模化,就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统治力。
在产业化方面,作为唯一自主研发出HMO的本土企业,蒙牛极具自身优势,将科研实力化为底气,积极推动营养领先战略落地,引领产业链发展,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。
此次蒙牛自主研发HMO的获批,对于助力生命早期营养研究,推动中国婴幼儿食品研发升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蒙牛在HMOs领域的技术成果和产业化,将进一步助推相关科研进步和产业发展,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解决我国在这一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HMOs受到行业重视,国内多家乳企纷纷布局,顺势推出添加HMO的儿童奶粉,想要抓住新风口。
但目前,对于为产业链提供自研原料而言,蒙牛是“一枝独秀”,其他乳企还处于应用HMO的阶段,仍需借助HMO供应商开发产品。可以说,自研HMO获批对于蒙牛而言,如同麒麟芯片回归于华为的意义一样——蒙牛解决了中国奶粉行业的“芯片”问题,将技术掌握在中国民族企业手中,解决的被西方“卡脖子”难题。中国奶粉中国造,中国企业有能力也有信心为中国消费者呈现最好的产品。
得HMO者得奶粉未来
当前,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,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是建设“健康中国”的重要内容,深入开展母乳营养成分研究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婴配粉“新国标”的施行加上HMO获得卫健委的批准,将进一步加剧奶粉市场的提质竞争,引起国产奶粉配方的新一轮升级。面对营养新课题,国内乳企已开始抢占市场先机,争夺“第一”,推出HMO奶粉。未来HMO配方或将成为新卖点,行业将迎来一波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配方变更潮,以实现乳企的差异化竞争。
目前,世界乳业市场的潜力依然较大,营养领域热度正日益提升。在此背景下,蒙牛乳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企业优势,在HMO领域持续投入研发,加快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进程。未来,集团将继续做HMO的“开创者”,努力实现乳业科研自主自立,全方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为中国乳业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头部企业的力量。